『OSPP2023』我与 OSPP 的故事 —— 从听闻到中选
6月26日下午3点,OSPP2023 中选结果正式发布,全球共有 1486 人成功申请,最终中选人数为 504 人
鄙人非常荣幸地成为了这 504 个幸运儿的一份子,特撰此文,记录
我与 OSPP 的故事 —— 从听闻到中选
当然,我也希望这篇博客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开源,为开源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
给「杭电助手」打点小广告
本次开源之夏活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中选 13 人,其中 8 人来自杭电助手
杭助本次共参与 11 人,中选率高达 8/11
(另外今年另有 1 人中选 GSoC,1 人 LFX Mentorship )
欢迎热爱技术的同学们填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欢迎同学们选择杭电助手技术部! 查看推文
写在前面
这里是对不了解开源活动的同学进行一点飞速的补充,简短地谈一下我的理解
其实已经有很多文章讲的很好了,这里我推荐一篇杭助成员「爱飞的鸟」的 Before Good First Issue
开源活动是什么
开源活动通常是由开源社区、组织或公司组织的活动,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学生)参与开源,帮助构建开源项目,增加开源社区热度,推广开源文化与价值观,为开源事业作出贡献
比较有名的比如 LFX Mentorship、谷歌的 GSoC、国内的 OSPP、GLCC 等
一般的形式是这样的:由活动主办方提供平台与资金,吸引各路开源社区/组织入驻,社区挑选目前要做的一些活作为若干子项目(写清楚具体要做什么事情,最终达成什么目的),并且分配至少一个导师专门负责这个项目(大多数是一个)
学生呢需要给导师写 Proposal(申请书),阐述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想法(如何实现),并努力让导师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项目
最终每个项目的导师会在所有申请的学生中挑选一个来做这个项目,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最终完成任务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这里是存在竞争的,并且是零和博弈,赢者通吃,不过你也可以同时尝试多个项目,这样最终中选的可能就大一些
为什么要参加开源活动
TL;DR,主要有下面几个吸引你的理由
-
钱
OSPP 文档中关于奖金的说明
哈哈哈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吸引别人参与活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物质奖励
一般来说是 6000 起步(GLCC),OSPP 是 8000 和 12000 两档,而 GSoC 则是 3000 刀起步(国内学生,不同地区奖金不同)
开源之夏也被叫做 mac 之夏,因为很多人都会去拿钱买 mac当然,钱可能是最开始吸引你地方,但是你日后会发现下面的理由是更加吸引你的地方
甚至会觉得让你觉得倒贴钱你也愿意
-
接触顶级项目
杭助今年中了 GSoC 的 daidr,参加的是 chromium,他被邀请旁听内部会议
参加开源活动的不乏一些顶级的开源项目,比如说 git,又比如说 chromium,你将有机会给它们贡献自己的代码
以后,你就可以自豪地和别人说
- 不会用 git?我可以教你,我也是开发者之一哦
- 你知道吗,你用的浏览器里面有我的代码哦
是不是非常的让人刮目相看?
-
结交朋友,积累人脉
我的导师说他看了我的博客,居然主动问我最近是不是对找实习有些焦虑(
然后给我的简历提意见,跟我聊了很多求职就业的内容
在社区中参与项目能让你积累很多大牛的人脉,并且参与社区内部事务
而且甚至导师们可能会主动和你交朋友
我前天也和 MOSN 里的大佬一起连麦开会,主要内容开完后和我一起聊天,有机会和阿里、蚂蚁、京东的大牛一起聊天,这真的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
提升个人能力
正如前文所说,开源活动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开源
所以这个活动并不是一个「我给你钱,你给我干活」的雇佣关系,而是「欢迎你来,我培养你」的关系
导师会为你的开发提供指导,你可以围绕项目向导师与社区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开发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丰富个人经验,提升个人能力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导师和社区都有这么好,这也是我后文会讲的内容)
-
丰富简历
能参与到开源活动中肯定是能写进简历的,以后肯定也能作为与他人的谈资
关于开源之夏(OSPP)
今年是 OSPP 的第四个年头,不知道明年会有多少人
OSPP (Open Source Promotion Plan) 应该是中科院对标谷歌的 GSoC 举办的活动,在国内算是含金量最高的了
贴几段比较正式的介绍:
- “开源之夏(英文简称 OSPP)”是中科院软件所“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指导下的系列暑期活动,由软件所与 openEuler 社区共同主办、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承办,旨在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开源软件的开发维护,培养和发掘更多优秀的开发者,促进优秀开源软件社区的蓬勃发展,助力开源软件供应链建设
- 活动联合各大开源社区,针对重要开源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提供项目,并向全球高校学生开放报名。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申请,中选后在项目资深开发者(社区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开发。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完成情况,结项者将获取开源之夏活动奖金和结项证书
- 开源之夏活动已迈入第四个年头。在过去的三年中,开源之夏与众多蓬勃发展的开源社区携手并进,不断推动开源技术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来,更多优秀的开源贡献者和开源项目应运而生,为推动开源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整体活动流程同 GSoC,社区报名-官方发布社区入选名单-社区发布项目-学生开始申请-社区发布学生名单-学生开始贡献,每个人可以提交三份申请,只能中选一个项目
难度上感觉比 GSoC 简单不少,GSoC 阿三的确是真的多

iyear 对于 OSPP 难度的评价,我感觉挺中肯的
个人经历
开始的开始
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iyear」和「鸟」最开始在社团里说 OSPP 和 GSoC 这些事情
于是去年我就开始慢慢关注了,但当时 2022 年的都已经快结束了,所以我开始搜集信息,为明年准备
我要找哪些东西呢?
- 第一个,我要看看过去都是些什么项目
- 第二个,我要去看 timeline ,熟悉里面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 最重要的是,我要知道竞争的激烈程度,中选率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我去了 GSoC 的官网,然后开始翻,然后发现怎么这么多出名的项目哇,什么 VLC,什么 Electron,还有 Chromium,还有 git 、GUN,我怎么配的上这些项目哇(
然后我去翻了翻申请人和中选人数,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中选
感觉还行吧,说不定可以试试,虽然我知道从 22 年开始,GSoC 的申请不再局限学生,人肯定一年比一年多
现在又翻了翻今年的,真的吓人,我只能说今年能中 GSoC 的都是神仙
而且今年的申请人数是什么鬼哇(
然后我去看了 timeline ,关注了几个时间点
GSoC 2023
2 月 22 日
社区、项目名单公布
3 月 20 日
开始接受申请
4 月 4 日
截止申请
看完了 GSoC,我接着去看 OSPP 的项目
虽然项目感觉也都很高大上,但是竞争压力看上去更小
OSPP2022,只能说从申请与中选的比率来看,其实还行
然后是 2023 的 timeline
OSPP 2023
4 月 4 日
社区开始上线项目
4 月 29 日
开始接受申请
6 月 4 日
截止申请
最后,我去翻了翻 iyear 2022 年的项目,真的强哇,我大一在干什么,别人大一在干什么
大一参加 OSPP 进阶,我只能说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
我只能说接下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没下手的 GSoC
转眼间到了 GSoC 项目公布的日子,iyear 在群里也提了一嘴

群友消息太多了,我就截了几个 iyear 的
然后我就去看有什么项目
看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不配啊!
我去我怎么参加的了这些项目,我真的配不上
更关键的是,Golang 是真的不多
我在 Golang 的项目里兜兜转转,看见了一个 Keploy ,是做 API 测试工具的
看了看项目,只感觉这个重构命令行工具的我可能会做
当然,我肯定知道这东西肯定一堆人来抢,我只能说先看看,先研究一下

哈哈,你可以看看现在有几个 star,人真的多
然后,很快啊,这东西已经寄了
我只能说阿三真的 nb,GSoC 怎么这么多阿三
之后我就真的找不到我有能力参加的项目了~~,游戏也不能一上来就是最终 BOSS 吧,我想(~~
最终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GSoC 2023 我还是没下得去手
克服恐惧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不相信自己的
我真的不见得能有能力参加这种活动,真的这样
即使后面 iyear 专门讲了一节例会,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心里也没什么信心
例会上的 md,iyear 讲了一个多小时,后面的内容有点隐私就不放出来了
直到那句话,让我振聋发聩
要有阿三的自信😎
对哇,为什么印度阿三都能在 GSoC 上主动出击,我一个中国人怎么能一点信心都没有
印度老哥技术上应该也会太强,但是他们自信哇,你至少要相信自己能做到,这样才有希望
然后 OSPP 毕竟我们有主场优势,基本都是国人,我下定决心,不管中没中,至少至少,我要投个项目吧
OSPP 开始
很快 OSPP 就要开始了,已经到了社区开始上线的日子
但是我记得前几天是没什么动静的,后面开始慢慢放出社区,是一点一点放的
所以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 https://summer-ospp.ac.cn/org/orglist 上看今天又多了什么社区,有什么项目
当然了,我很早也把去年的项目都看了一遍
讲真每天都去看看是很有效的,就像高中的时候背文言文一样,看上去很长很恐怖,但是同学告诉我,只要每节课一下课就飞快地读一遍,很快就熟了
的确如此,过去我看着这些项目都很不自信
但是现在,我能很平静地说:
“也没什么,这里的每个项目我都看过”
感谢 yeebing !
看了很久的项目,但是感觉还是没找到比较适合我的
其他领域就不说了,我目前比较能拿得出手感觉只有 Golang 后端
而逛了一圈,感觉对前端真的很友好,在看去年项目的时候居然有不少官网设计和文档优化的
相比之下,Golang 的低难度项目很稀缺, 我看着基本都是云原生的,毕竟 Golang 目前最大的用途基本也就是写云原生的基础设施
但是云原生我是真的不会哇,kubernetes 我都不是很熟,那些项目我也看不太懂
只能说再看看会有什么项目了
然后突然有一天,yeebing 突然找到我

还得是杭助的人脉哈哈哈
看了一眼,后端我的确没问题,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我不会前端哇
但是转念一想,来 OSPP 就是要学新东西的,而且杭助这么多前端的佬,我速成一波前端应该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我目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项目了,于是我开始冲这个项目
开始迭代
yeebing 帮我占了个沙发,我翻了翻文档,大概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之后,我就开始冲了
前期是很关键的,只要你能在 issue 里跟导师来回说一堆话,那别人也就能知道这个项目已经有人了,至少能让一部分人知难而退
之后就开始迭代了,我们在 issue 下交流,之后是深入的思考,感觉差不多了就开始搓 Proposal 发邮件
导师给我纠正了一些方向上的问题,于是我调研后重新思考设计
没想到出到第二版跟我说可以去提交了(
然后突然有一天晚上,导师突然来加我好友
才想起来我之前翻文档的时候顺手加了个用户群(感觉有点猝不及防
然后我们后面就开始聊,根据我的简历给我提了好多建议
对比其他群友,我感觉我这真的是个神仙导师(
OSPP 线下会
线下会杭州站,可以看 cv23843608 ,三咲智子居然也去了
OSPP 当时也在全国各地开线下会,在杭州也有
我的确报名了,也进了群,杭助也有不少人去了
但可惜的是我那天阳了在隔离,想着阳了就别出去祸害别人了,而且精力也不是很好,就没去

再贴点找到的当时的照片吧哈哈哈
大受震撼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还在为好像还没有人和我抢项目而沾沾自喜
突然有一天收到了 GitHub 的邮件,一开始我以为是哪个社团项目谁 PR 了,结果一看居然有人来抢我的 OSPP 项目了 ?!
卧槽我直接大受震撼
然后我一看,卧槽,酒吧舞✌️,ACM✌️,然后一看博客,大一华为实习
卧槽这是什么神仙
真的是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
然后 iyear 就来安慰我,还得是 iyear 够自信
其实还不算太慌,毕竟都最后几天了,导师应该也不会再换人了
预知结果
提交截止了,后面的就是等结果
之后突然有一天
于是我就去看
还是羡慕 daidr 的 GSoC 哈哈哈
我感觉基本算是稳了,反正期末考了也干不了什么了,那就等通知吧
正式通知 & 杭助喜报
6 月 26 日,结果下来了,我也收到了邮件
终于等到你!
然后在杭助里统计了一下,感觉真的挺开心的,杭助的技术氛围真的不错

也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杭电助手技术部的大家庭
继续开发
中选之后,导师拉着我参加了内部的会议,对一部分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毕竟我对这个插件市场的定位没有 MOSN 的 maintainers 那么深入,而且我感觉真的挺合理的,想的问题都考虑的非常周到
主要内容讨论完之后,说开的这么好居然没有录下来(
然后又聊到我多大了,我说我 03 年的,就感觉挺年轻吧,一旁有人说现在连研究生都是 00 后了,哈哈哈
我就感觉,哇,我感觉我就是开源的新鲜血液,我的确能「为其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经验总结
一直拖拖拖,感觉写的有点虎头蛇尾了,下面就分享几点中选的经验吧
滚雪球 现在就开始
别一开始就说做不到,没有人是一口吃成胖子的,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你之前做了一个什么事」,一步步进步的,就像滚一个雪球的过程
比如说我
- 如果不是初中对计算机感兴趣,开始折腾计算机,高中也不会去 Noip,也不会去玩树莓派
- 如果高中没有一定的积累,大一也没那么容易进杭电助手,也不会在杭助融入的那么快
- 如果没进杭电助手, 也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我也没法在字节青训营取得那样的成绩,更不会听说 OSPP 这种东西
所以说不管那么多,先让自己滚起来再说,等于说是有一个正向的循环,能让你不断的进步
而且是越早越好,别明天,现在就开始,像 iyear,初中就在打 oi,比我早了一个阶段,所以大一就参加了 OSPP,今年更是去了 LFX Mentorship
要有阿三的自信

另外一个就是要记住 iyear 的话:「要有阿三的自信」
讲的就是一个自信好吧,你不自信,你就已经输了
双向选择
讲真现在有些开源社区也挺离谱的,下面的开源乱象也会说
简单的说就是要记住双向选择,就像面试企业一样,不仅是社区选择你,也是你选择社区
不能白白被别人 PUA,不能被白白养鱼
主动出击 快速占领 前期很重要
如果你已经确定看中了一个项目,那就尽快出击,去交流讨论,同时最好让别人也看见
一般来说,前期是最重要的,如果别人已经先你一步和导师聊了很多,那你中选的几率也不会太高
也就是说别想着自己一直闭门造车,然后在提交截止那天交上去就完了,如果导师有另一个跟他讨论很久的学生,你觉得他会选哪个
让别人能了解自己
要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像 GitHub 头像都没换的,主页一点进去啥都没有的,怎么让别人相信你有能力参与开发
要给导师一些渠道来了解自己,比如能让导师知道你之前有什么什么项目经历,能力强的话之前在哪些开源社区混过
又或者是和我一样有个博客可以让别人看,这也是让导师了解你的很好的方法
总之一句话,你已经看上了别人,那也要让别人看的上你,为此你就需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显得专业
就像我这次还特地折腾了个自定义域名的邮箱,以后面试工作也是一样的,别人用个谷歌邮箱去面试,你简历上写个 QQ 邮箱,你觉得呢?
即使你说 gmail 没 QQ 方便,还要翻墙,其实你可以设置自动转发,我就是这么弄的
统一命名空间 别撞车
和社团的其他伙伴一起的时候要注意别撞车了,不然就会是很尴尬的局面🥲
像这次就碰见了不少撞车的情况
不利形势 及时放弃
如果发现自己希望不大(比如导师好像根本不想理你、委婉拒绝,或者已经有谈的很好的人了),就应该及时放弃,转移阵地
如果你精力够的话还可以尝试多开,叶师傅这次就是这么干的
一点点运气
导师真的得看运气我感觉
讲真我这真的是神仙导师,每次发信息基本都是秒回,我真的太感动了(
其他因素
还要很多其他因素,下面的图你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个是被骑士,另一个是社区排名不够,骑士就不说了,下面说一下社区排名
GSoC 和 OSPP 不同,GSoC 还有一个社区的排名
也就是导师选中你之后,还没有完全结束
一般来说 GSoC 会给每个社区分配项目名额,当你和导师结对之后,要一起参与社区内的排名,只有在名额内的才能算真正的中选
举个例子,你在 GSoC 上看中了一个社区,里面有 10 个项目,你申请了一个,并且导师也选你了
但是 GSoC 给你的社区只有 5 个名额,之后 10 个项目一起参与排名,但是你的项目不幸排在了第 6 名,于是很可惜还是寄了
社区排名会看项目对社区短期内效益大不大,还有你和社区的关系,关系好的直接安排了
还有看导师好不好,导师可能会跟你明说排名估计难,让你换项目,不会浪费你太多时间
这方面还是有些主观能动性的
今年的 OSPP 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具体来说就是之前都是社区报几个主办方都出资支持,但是这一届会给社区名额,超出名额的项目资金必须社区自己解决
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尴尬的情况,iyear 今年就是这么寄的
导师直接改名有点草(
就是社区一开始不清楚这个规则,报了很多项目,然后后来突然发现只给了两个名额,其他的要自己花钱
于是很多项目就被砍了,你可以看见这个社区只有两个学生最终中选
未来展望
明天早八,好困,明天写
简单写一下吧
开源乱象
有人一直认为国内的开源是个笑话,我感觉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这届 OSPP 出现了一些抽象事件,我在官方群里也感受到了
具体可以看「鸟」写的博客,请还国内开源活动一片净土 (注意看评论区,有事情不好明话说
鉴于目前国内学术圈的某些操作,我感觉未来出现「开源刘禅」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可以看看另一位杭助成员的博客:开源之旅——OSPP
要把人留下来
还记得我开头说的,开源活动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学生)参与开源
但是现在就感觉,很多人都把利益看的太重了
结果就是,我来了,我完成了项目,我走了,人没留下来
讲真这最后还是没把社区做起来,我只能说,我这次做的这个项目,我以后肯定会一直维护迭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