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面试官竟是我自己 —— 2022 杭助秋招面试工作感想
虎头蛇尾地写完了,哪里写的不好请速速敲打我
前情提要
来杭助一年了,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大能耐
鄙人平时也没做多少事,也就是改改配置文件,天天水群,然后业务代码也没怎么动过,Golang 也还没系统地学完(事情有点小多),项目经验大头是参加的两次字节跳动青训营
但就是我这个菜鸡,今年居然去当面试官了

哈?我可以去当面试官了???
嗯?就挺突然的,一年时间居然过得这么快,我甚至都有些恍惚
我能面吗?面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我奉劝自己,务↑实↓一点!先把自己后端八股,面试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但是我想,这必定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吧,应该能收获许多,为何不去?
(事实也证明我收获颇丰,不然我也不会在写这篇博客了)
进上课啦看一眼课表,行,没毛病,干就完了!
没想到,面试官竟是我自己
大致经过
面试前一晚,群内的公告
因为考虑到大一晚自习的因素,周日又增加了下午场
9月18日:人生第一次
9月18日,星期天,上午按照安排我去参加了百团大战的摆摊,然后因为下午批的时间很赶,中午随便整了点零食吃,带上笔记本电脑就赶往 7 教了(记得去年鄙人也是在 7 教面试的)
推开教室的门,看见一堆人都已经到了,毕竟 iyear 部长说有空都可以来围观
但是我记得上一届不是这样的,我面的时候只有几位面试官
我在前排的边边坐了下来,面试即将开始,我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做好面试准备
现在请允许鄙人介绍一下杭助技术部面试的大致流程,也就是你在参与本次面试的时候,你的面试官都在干什么
首先是面对面坐下,由一位面试官主持,做开场白,然后请各位依次自我介绍
随后,我们会进行提问,有对全体的提问,也有根据个人经历进行的针对性问题
其根本目的是想更多地了解应试者,具体了解个人基础,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等
当然,其实也没那么紧张严肃,大概就像聊天的样子,面试过程其实还是挺愉快的,有时候我很享受面试的过程
最后,我们会有反向提问的环节,就是有什么问题想问杭助,或者关于杭助有什么信息想了解的,都可以问,我们都会认真解答,同时也能借此进一步了解应试者
那么,我们是如何完成对应试者的打分/评价的呢?
我们会有一个共享表格,里面是之前报名问卷中填写的信息,每人一行,以面试顺序排序
然后每个来面试/旁听的成员,都会在后面新增一列,在表头写上自己的名字
在面试时,我们会在群中实时沟通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评价填入表中,后面筛人的时候基本就靠这个表
我们这次用的是腾讯文档,随后被证明是个及其错误的决定,这东西放后面再说
常理来说,应当是把第一排的桌椅反过来,让新人坐,然后第二排坐面试官,面对面交流
听上去很正常,不是吗?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一种很恐怖的场景:
你作为 2022 级零基础新生,领头进入教室,然后看见快半个教室的人,全部安安静静的,每个人面前一台笔记本电脑,都在等着你坐下来
寄!为什么这么多人(
然后你坐下来,发现半个班的人都在面你,你还能淡定嘛?
(后来听说有女生真的受不住)
我只能对前面那两三批的人道个歉:这真的是我们的失误,毕竟我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 ,而且鄙人也是第一次当面试官
其实第一批结束之后,我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了,有人说可以反一下,让面试官坐第一排,然后应试者坐第二排,就只会看见一排面试官,压力不会太大
但是这就很离谱,我们基本都是靠前坐的,被两批人夹着坐在中间,那压力不更大?假如后面有人想提问,后面突然响起个声音,那不就更阴间了(
最后,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反过来,然后其他人尽量往后坐
然后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效果感觉还行
一般以 3 至 5 人为一组,面试的时候气氛还是很活跃的
之后就一直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了,第一天下午还是挺顺利的,就是非常累,一面完就赶紧回宿舍躺着了
然后随便吃点东西继续去上晚班
因为第二天是周一,所以晚上我们来的人就少了一些,当然后面下课之后也有很多人过来了
第一天面的人是最多的,有项目经验很丰富的,有和我一样参加过算法竞赛的,有想考研的,也有想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有对网安感兴趣的 (建议出门右转 vidar ) ,也有对硬件芯片有了解的,有打算毕业后去国企的,甚至还有已经拿到 offer 的······
所以说,做面试官,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了解很多人和很多事,和那么多陌生人一起聊聊天,真的很有意思
但是最多的,还是刚刚接触计算机,正在入门 C,Java 亦或是 Python ,对 Web 基本没有了解的小白
我们尽量为他们指点迷津,交流一些个人想法,甚至从四六级一直聊到职业规划
在某些人身上,我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谁又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呢?
记得有一位,正在学习 C 语言的,我们问他最近学到哪里了,怎么学的,他问可以把电脑拿过来吗,然后他就拿过来了
当我看见 Dev-C++ 的时候,不禁想起了高一时的自己(虽然我现在早就不用也不推荐用这玩意了)
杭助其实也不会歧视小白什么的,有基础的自然欢迎,而对于一张白纸这样的,主要考察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后面小任务做得好的,也照样能进来
而且有些新生我其实挺羡慕的,比如说这天晚上最后的一批里面的 3 个 Java 哥
当我们问他们平时是如何学习一面新语言,或者新方向的知识的,他们都各自掏出了厚厚的一本 Java 书
而且是一模一样的 3 本(
然后我们才了解,这哥三原来是一个宿舍的,一起在学,然后一起过来面试,而且跟我是一个学院的
我真的好羡慕哇!虽然说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基础,但是这就是梦中舍友,这一起学技术的氛围简直不要太吸引我,不像我宿舍,一点氛围都没有
杭助技术部其实就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圈子,我也是被这种氛围吸引的,每天都会交流讨论很多问题
即是每天都是只是在水群,也能接触很多新名词
晚上 9 点的 NX
9月19日:渐入佳境
接下来就是第二天,晚上其实是有课的,但是面试这种东西嘛,必定是比上课重要的 (而且那天晚上也不是很重要的课)
然后,等我到了的时候,我发现——
为什么没有人哇!
我记得那时候也就来了三四个人,其实如果是 iyear 或者鸟鸟,或者 TS 的话那情况还好说,但是我发现来了的人就我一个是昨天也来了的,其他人一点面试经验都没有,甚至都不知道桌子椅子怎么摆,我只能在群里疯狂摇人
寄!
嗯,就挺突然的
我知道大概率是我要挑大梁了
然后嘛,面试的时候自然是我来主持,我来开场
幸好我昨天来了,还算有些经验,还能撑得住场子
有没有一种可能,面试的时候你的面试官可能比你还紧张
虽然不能说是非常成熟老练吧,但至少也不会支支吾吾的,啥话都说不出来
(就是有时候会忘记自己下一个想问什么问题)
搞了几轮下来,我感觉我也慢慢熟练了,我发现我原来也能做得很好
谢天谢地,后面人也慢慢多了起来,我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这天开始就基本都是萌新了,我发现有基础的越往后就越少了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有点让我难受的问题:
同质化萌新,如何区分
讲真,这天刚开始的时候有一组,也不是说歧视白纸什么的,但就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评价
你问他们个人的学习经历,每个人都说自己在跟着学校的课程学 C ,然后问学到哪里了哇,都说学到循环
然后问有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进度,答案是基本没有
然后你就很难继续挖掘了,你总不能问博客和 GitHub 吧,那必然都是没有的,项目经历那更是零
我发现这一排都是一个样子——都是态度很好的,都是想学习的,都是白纸
然后来问你进助手的学习路线之类的,零基础肯定是先去学通 C 哇,但是 C 又和 Web 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好(
最后就是感觉每个人身上挖掘不出什么特质,你没有理由让他进来,也没有理由把他筛掉(一面直接拒也太打击新生了)
怎么办?最后是先放进来再说了,再通过小任务做进一步区分,看看个人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但是当时面试的时候是真的有点尬,我都不知道问些什么好,也想不出有什么能有些区分度的好问题
9月20日:达成成就

嗯…20号,最后一晚了,我必定是要去的,有头有尾嘛
而且我想达成一个成就:每一个来技术部的,我都亲自面过
来面试的人是越往后越少了,我记得这天晚上面了不超过 10 个
然后就是比较闲嘛,我记得面了几个人之后,就没人来了,要等个几十分钟后面才来人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太少了不好分组
比如说,来了两个人,那两个人一批明显也太少了哇 ( iyear 说两个人就跟坐牢一样,氛围好不起来) ,但是如果要再等后面的人,又不知道要等多久
然后呢,就有了内鬼这种神奇操作(
(就是面试官混在新人里面一起面试)
我记得最先搞这个的是周日的晚上 (当时有一批甚至 5 个人混了 3 个内鬼进去
然后面试的时候就很乐嘛,非常容易笑场 (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特别是孔姐自我介绍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地真实,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是演的
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后面哪个内鬼提问,从杭助毕业之后薪资一般有多少??
真的是乐死我了,我当时甚至差点笑场
······
就这样,我们把当天办公室已经联系过确认来了的都面完了
感觉已经没人来了,我们就把桌子摆回去,收摊走人了
但是就在我走到宿舍,已经上楼的时候

最后一个人来了(
然后,就是飞奔回 7 教
重新摆桌子,打开电脑
非常熟练地面试
20 分钟后,2022 年的助手技术部秋招一面结束了
我完成了作为面试官的工作,并且,我能自豪地说:
每一个人想来杭助技术部的人,我都亲自面过了(据我所知貌似仅有我一人
这三天,我成长了多少呢?
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吧
但是至少,以后我再参加面试的时候,不会再那么紧张了
毕竟,我也曾是面试官
常见问答
为了方便准备下一届的面试工作,同时避免尬场,鄙人总结了本届的一些常见问答
作为面试官最常问的问题有:
- 个人学习经历(计算机、Web方面)-> 有没有blog/GitHub
- 个人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途径(新语言、新方向)
- 对助手的了解,为什么考虑助手
- 平时的爱好
- 除了跟学校的学习进度,最近有没有自学什么,怎么学,自学安排规划
- 有没有报名其他社团
- 大学规划(4年、毕业后)
- 希望杭助能提供什么,在杭助能收获什么
- 对于前后端的理解(干嘛的)
- 对前后端编程语言、技术的了解
- 有用过 git/GitHub 嘛,是用来干嘛的
- 研究生会不会比较忙?空闲时间多嘛
- ······
应试者最常问的问题有:
- 培养计划
- 助手有多少人
- 助手常用的前后端框架有哪些
- 杭助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嘛
- 加入助手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 助手有娱乐/团建活动嘛
- ······
不足之处
本届的面试工作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我们部门的 slime 同学总结如下
- 日程安排不直观
- 面试安排过程需要人短信手工通知
- 修改面试时间繁琐、流程不规范
- 面试通知传达不到位,没有官方的统合渠道
- 面试过程中,对于面试者的信息,面试官不能及时找到,评论格式不统一,集体排版观感较差
- 面试后,收集到的信息不方便进一步处理,筛选过程繁琐,没有备份、不安全
- 对于意料外的情况(比如临时添加的面试、面试者有情况没来)的处理能力弱,面试整体鲁棒性不强
- 面试信息来源较乱,没有统一的平台负责收集
- 不支持分权限管理
- 各部门的面试情况存在一定割裂感(或许不是个问题),在需要做出适当的审批与调整时,相关人员不能及时响应
- 面试官侧信息流较乱,事务信息难规范统一
- 面试相关信息无通知渠道(面试侧和面试官侧)
我想说哇,其他的都不是重点,主要是腾讯文档实在是太辣鸡了,经常会出现评论窜行甚至数据丢失的情况
这对我们后面筛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早知道就用飞书文档了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也正在行动
下一届
了解到隔壁 vidar 有自己的系统来管理招新面试,我想杭助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面试系统,目前还在讨论之中
而且这也是一个锻炼我项目能力的好机会,鄙人还是挺期待的,希望明年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项目来管理我们的面试工作
仓库我已经建好了,敬请期待哦!